持续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科技创新
李元元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五部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不局限于“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等内容也都与高等教育有着紧密关联。
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广大高校应当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继续加快变革科研范式和组织模式,强化有组织科研,从而更好地服务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与紧迫需求,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有力支撑。本期,高教周刊继续刊登“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系列文章,深入探讨高校如何可持续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科技创新,地方高校如何做强有组织科研,高校职能部门如何为有组织科研服务等话题。敬请关注。
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湖北武汉,视察了由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孵化、培育的武汉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的命脉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在科技自立自强上取得更大进展,不断提升我国发展独立性、自主性、安全性”。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为高等教育战线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指明了前进方向。我们将聚焦国家重大战略,持续开展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科技创新,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把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更好地结合起来,努力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为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以服务“国之大者”为战略方向
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心怀“国之大者”,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充分发挥基础研究主力军、人才培养主阵地、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重要作用,积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坚持以服务国家发展为己任,秉承“敢于竞争、善于转化”的传统,发扬“敢担大任、勇攀高峰”的精神,坚定不移服务国家创新发展战略。20世纪70年代初,学校敏锐捕捉世界光电产业战略发展趋势,率先开展面向工业应用激光器研发的有组织创新行动。1998年,学校首倡建设“武汉·中国光谷”。40余年来,学校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设了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级科研基地,培育支撑了华工激光、华工数控、天喻信息、锐科激光、高德红外等一大批科技创新企业,研制出我国首个半导体激光器芯片、首台高性能光纤激光器、首套工业级紫外激光器、国产高端数控系统、国内首条商务车/轿车车身激光焊接生产线、国际首例可用于数字相干光通信的高速石墨烯相干光接收芯片、三维相变存储器技术、全球首台临床全数字PET设备、应用于国产首台IC光刻机的纳米精度工作台技术等一批重大成果,形成了10万华中大校友建设武汉光谷的蔚然之风,为中国光谷“光芯屏端网”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坚强科技内核和人才支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考察光谷,评价“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独树一帜”。
面向未来,学校将始终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加强光电子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撑光电子产业实现率先突破,助力中国光谷走向世界。
以铸造“大国重器”为战略关键
高校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大国重器”的重要主体。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高标准建设国家实验室,推动大科学计划、大科学工程、大科学中心、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的统筹布局和优化。高校要强化战略前瞻布局,打造战略支点和创新高地,构建高水平创新平台体系。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坚持与国家战略目标、战略任务对接,以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为汇聚创新动能的“先手棋”和“关键棋”,凝心聚力重点谋划世界级重大科研平台。在资源有限的历史条件下,学校锚定战略方向,一张蓝图绘到底,举全校之力投入,打破学科、学院、学校边界,接续推进有规划、有组织、有质量的集团作战式科研攻关,努力铸造“国之重器”。学校在“十五”期间建成光电国家实验室(筹)(现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十一五”期间建设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十二五”期间获批建设精密重力测量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十三五”期间获批建设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进入“十四五”,脉冲强磁场优化提升项目、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高端生物医学成像省部共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获批建设;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国家智能设计与数控技术创新中心获科技部批复立项,是全国高校仅有的两家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当前,学校已建成以“四颗明珠”为代表的26个国家级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形成了全链覆盖“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集群优势,成为开展有组织科研、承担国家重大任务的战略支点,为打造创新高地提供了硬核支撑。
面向未来,学校将围绕国家重大需求,努力推动“四颗明珠”增至“十大明珠”,实现国家级重大科技平台集群扩容增效。以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为战略契机,推动国家重大科研平台实体化运行,从打造“全能选手”进阶为创造更多“单项冠军”,有体系地建设大平台、组织大任务、组建大团队,作出更大贡献。
以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为战略力量
科技史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优势。《关于加强高校有组织科研 推动高水平自立自强的若干意见》明确要求,要推进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高校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使命,是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落实新时代人才战略的重要力量。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是与新中国共同成长起来的大学,因强国而生,因改革而兴,因人才而盛。学校依托一大批引领性、关键性的科学家接续奋斗,建设重大平台,取得重大研究成果。以周济、李培根、邵新宇、丁汉、李德群等院士为代表的一大批科学家,谋划与推动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建设,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在航空航天、海洋装备、新型显示、汽车、风洞、云平台等领域取得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以罗俊院士团队为代表的科学家们,30年如一日扎根喻家山山洞,谋划建成精密重力测量研究设施,测得世界最精准万有引力常数G值并写入中学教材。以潘垣院士、李亮教授等为代表的科学家,从零起步建设脉冲强磁场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创造脉冲平顶磁场强度新的世界纪录,实现磁体、电源、控制、测量等设施核心关键部件的全部国产化。叶朝晖、骆清铭等领衔的一批优秀科学家团队接续奋战,推动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在脑连接图谱观测、光电集成芯片等领域实现国际领先,部分基础研究指标位居全球光学机构第一。
面向未来,学校将牢记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的使命,完善战略科学家和创新型科技人才培养机制,构建完备的人才梯次结构,进一步建立以战略科学家、高水平创新团队与青年创新生力军为核心的资源集中配置体系,建设高水平人才队伍,打造国家战略人才力量。
以创新制度机制为战略支撑
如何才能以更强力度、更高水平推进“军团作战”模式的有组织科研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高校要以国家重大战略任务为牵引,发挥自身基础研究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更好地同科技企业的应用研究优势与市场资源优势、中央企业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的信息优势与战略能力优势、国家重大科学设施的平台优势、地方党委和政府强有力的组织优势等有机结合起来,加快构建校地校企战略协同的创新联合体。
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始终从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使命出发,主动强化与地方、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企业的协同创新,全力而为汇聚创新资源,强化战略攻坚能力。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按照“公司+联盟+网络”的新型模式,汇聚了知名高校的20余位院士,聚集了TCL、武重集团、中国一汽、吉利、中国航发等知名企业,实现了知识创新、技术创新、行业创新的有机融合,构建起龙头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跨界协同的创新生态系统。创新中心围绕核心工业软件的自主可控、激光与新型显示装备的“卡脖子”难题、机器人化装备的数字化转型与智能化升级三大工程,产出了一批取得工程应用验证的重要工艺装备和工业软件,多项成果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实现自主可控与国产替代。
面向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符合高校特点的、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立更高水平的校地校企创新联合体,强化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成果、成果转化四大核心任务,健全战略规划、组织保障、管理制度、队伍建设、对外合作、评价机制、激励机制、条件保障八大工作举措,构建有规划、有质量、有组织的“四梁八柱”制度体系,为开展有组织科研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作者系beat365中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